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运营 > 正文

论述5s管理的含义(论述5s管理的主要内容)

2024-06-25 16151 0 评论 公司运营


  

本文目录

  

  1. 5S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2. 企业管理中5S的含义是什么
  3. 简述5s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4. 5S管理的含义

5S是在约1955年前后,丰田公司在研讨JIT时诞生的。提出人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工业工程先驱者,日本能率协会的顾问师新乡重夫先生,当时是他在指导丰田改善活动时率先采用了3S称呼,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后来由“3S”扩充为“4S”,和“5S”,即增加了清洁(SEIKTSU)、素养(SHITSUKE),这就是现在的5S,后来5S渐渐成为主流,甚至发展到6S,7S等更高的水平。

  

含义:把不必要的东西和必要的东西区分开来,去掉不必要的东西。

  

对象:清理工作现场所占用的有效“空间”。

  

目的:腾出宝贵的空间,防止误送、误用,防止变质与积压资金,制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方法:对每件物品都要看其存在的必要性。区分对待马上要用的、暂时不用的、长期不用的;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适量;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非必需品,应立即挪走。这样就会空余出场地。

  

要点:整理是5S的出发点,也是首要任务。工作现场经过整理之后,可以过滤掉很多不需要的物品从而开创很多空间,使后续的4S发挥更好的效果,“红单作战”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含义:把必要的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并能很快取出,规定放置区,明确标示。

  

对象:减少工作场所找寻物品浪费的“时间”。

  

目的:缩短前置作业时间,压缩库存量,防止误送、误用,塑造目视管理的工作场所。

  

方法:第一步落实整理工作;第二步决定防止场所;第三步决定包装、放置方法;第四步标识,画线定位,用颜色区分开来。

论述5s管理的含义(论述5s管理的主要内容)

  

要点:整顿其实也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学。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将寻找的时间尽量减少。如有异常能马上发现,不同的人做的结果一样,可以说是标准化的一种。

  

“三定”和“三要素”就发生在这一环节。

  

①“三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也叫定位,看放在哪里合适,便于储存且方便寻找。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物品规格不同,需要不同规格的容器,为便于区分同时需要不同的颜色。要进行区分、画线、标识,使之不易混乱。

  

定量:规定合适的包装,以便于物料领取,数量清点。需要考虑最大和最小库存量。

  

②“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场所: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容、定量,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方法:易取,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要细化,比如要问一下到底是装上,还是放上,还是放入,还是挂上,还是其他等。

  

方法:从方法上讲,选择很多,标签、Kanban、图示、颜色或者其他方法标识。同时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要一对一。

  

含义:打扫和清理垃圾、灰尘和污物,使得现场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

  

对象: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目的:减少工伤,保证质量,塑造高作业率的工作场所。

  

方法:落实整顿工作执行例行扫除,清理污物。

  

要点:在这过程中要确定标准,划分责任范围,确定频次,验收标准及程序,同时尽量使更多的人参与,原则上自己的区域自己负责。责任区域不能有疏漏,也不能有空白区域,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要责令立即整改。

  

含义: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经常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并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

  

对象:透过整洁美化的厂区与环境发现“异常”。

  

目的:提高产品品位,塑造洁净的工作场所,提升公司形象。

  

方法:第一步是落实前3S工作;第二步是设法养成“洁癖”的习惯;第三步是建立可视化的管制方式;第四步是设立“责任者”制度,加强执行;第五步是配合每日清扫作设备清洁点检。

  

要点:整理、整顿、清扫是“动作”,而清洁则是“结果”,也就是在工作现场彻底执行整理、整顿、清扫之后所呈现的状态便是“清洁”,所以清洁的重点在维持,一时的整洁或者清扫不是清洁,同时实施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又回到原来的混乱状态;要想维持成果,必须全面标准化,同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

  

含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品德、行为习惯,遵守规则。

  

对象:主要透过持续不断的4S活动,改造人性,提升道德,美化“人质”

  

目的: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守纪律的工作场所。

  

方法:落实持续推动前4S活动;建立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束;将各种规则或约定目视化;实施各种教育训练;违犯规则或约束给予纠正;接受指责纠正,立即改正;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

  

要点:公司应向每一位员工灌输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意识;此外,强调创造一个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同时领导者的热情帮助与被领导者的努力自律同等重要。

  

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TPM(全面生产管理)的前提,是TQM(全面品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5S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和实施ISO,TQM,TPM等活动的效果比较,5S活动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前三者是隐蔽的、长期性的,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动的过程中导人5S,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

  

5S可以提升企业形象,给顾客、供应商等提供安全可靠的感觉,提高公司知名度。5S是确保品质的先决条件,优质的产品来自优质的工作环境,若5S维持好,那么发生问题时马上就可以发现,而如果没有5S,发现异常就迟钝得多。

  

5S能减少库存量,排除过剩生产,能够降低机器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延长使用寿命。5S还是标准化的推动者,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最后,5S可以创造出快乐的工作岗位,降低疲劳,降低离职率,增强人员稳定性。

  

1.5S的含义及目标 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l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此五项内容均以S为开头,故简称为5S。5S管理的目标是:工厂整齐。

  

2.5S管理在中小型制造业推广的现实意义 5S现场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中小型制造企业基本上属于民营企业,其管理者一般都是企业的投资人,企业股东既是老板、又是经营者,既是总经理又是股东。他们很多人不会经营、不懂管理,经常出现董事长不懂事的现象。

  

2、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多,而其中家族企业又占了很大的比例,企业决策基本上是老板说了算,缺少一整套科学、合理及有很强可操作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往往造成决策失误,而这种决策失误的损失则要由整个企业来承担。

  

3、对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重改革,轻管理。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水平就可以自然提高;二是重建制度,轻抓落实。多数企业都注意完善规章制度,但有的满足于上墙入柜,有章不循,落实不力,管理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随意性。三是重传统管理办法的使用,轻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有的企业认为,老办法好使,新办法难用,管理主要靠经验。

  

4、对国内外众多业绩优秀企业的调研分析认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内部组织设置和管理杠杆运用方面都具有卓越的特色,他们的执行力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现代科技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公方式,通过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了工具化,以事务和项目为中心,帮助组织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体系,有效的协作执行体系,精准的决策支撑体系,来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办公能力,建立协调统一、反应敏捷的高水平执行团队。

  

1、5S现场管理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又被称为“五常法则”。

  

2、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

  

3、目的:①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②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③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⑤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⑥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4、意义: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

  

5、定义: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明确标示。

  

6、目的:不浪费时间寻找物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7、意义: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洁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8、要点: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②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尔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③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

  

9、定义: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

  

10、目的:清除“脏污”,保持现场干净、明亮。

  

11、意义:将工作场所之污垢去除,使异常之发生源很容易发现,是实施自主保养的第一步,主要是在提高设备稼动率。

  

12、要点:①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②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结合起来,清扫即点检;清扫设备要同时做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③清扫也是为了改善。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13、定义: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14、目的:认真维护并坚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效果,使其保持最佳状态。

  

15、意义: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活动的坚持与深入。

  

1、“5S”管理即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管理。

  

2、整理: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整顿: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清扫: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素养:即努力提高人员的修身,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


复制成功